Tel: +852-2671-8918 Email: egc@netvigator.com 建议采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

城市树木在建筑工地里的保育.

城市树木在建筑工地里的保育

Sammy Au 欧永森

CAA中华树艺师公会 会长

ASCA 美洲顾问树艺师学会顾问树艺师号RCA#497

IACA 澳洲顾问树艺师学会顾问树艺师号ACM 0412011

ISA 深树艺师/注册攀树师号 HK-0174BT

ISA 认证 “树木风险评估员”

ISA HK/China 执业树艺师号 IPA-010908

SCMN 专业调解及谈判学会注册调解员号CM-0044

引言:

 

 这是继以前在“脸书”(Facebook) 已发表的有关树艺技术文章的连续, 最好先看完这些文章才看下去, 因为互有相连。树艺知识与其他很多绿色知识不同, 基本上都是互相连扣的, 很难只讲一块而不带上其他, 这也是树艺行业的特色。

 

 建筑工地里的树木保育, 可能是目前大中华地区里面闹得最热哄哄的话题, 有些也趋向情绪化和抗争性。这个不光是过去的香港, 目前的台湾, 也有在刚开始的中国大陆。总之, 砍树变成了一种罪行, 搬树等如变相谋杀。

 

 本文是以一个资深执业的顾问树艺师所应持的专业态度, 用科学知识和国际经验, 把树艺学里面所提倡建议的处理方法, 系统性的持平写出来, 以供各届人仕讨论参考, 反趋赐教。

 

土地开发, 从传统角度来看, 是可以发展经济、 促进就业、 推动社会向前走, 本来是一件好事。土地不开发, 我们可能会停留在乡镇年代, 找医院可能会花一个小时, 上大学可能要座一整天的火车。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发展土地又是否要妄顾环境、 破坏生态、 伤害当地居民感情, 把所有老树大树盲目拔掉, 只为GDP而服务, 为当地政党创造政绩呢?这个目前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里天天发生, 严重的考验当地人民的智慧。

 

 本文不在乎讨论谁是谁非, 这个只会没完没了, 反而只从科学角度去寻找共赢, 用西方国家过百年的做法作蓝本, 用人家成功的经验来参考, 从技术方向去提出工地树木的保育方法。

 

****************************************************************

 

要开始,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般的建筑工地, 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普遍来说, 建筑工地的工序步骤, 包括以下几点:

 

1. 工地整理 (Site clearance)

 

这个是任何建筑承包商进场后,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建筑发展有很多类型, 有在原来已经有旧建筑结构存在, 而需要拆掉重建的, 例如城区房子翻新; 有在原始荒野开辟新加建的, 例如高速公路穿过原野; 也有在原来生活小区里增加设施的, 例如把公园改成停车场或游泳馆。

 

承建商进场后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 把计划需要保留的保留, 拆掉推掉的弄掉。承建商其实也是为发展商打工, 也要考虑成本, 一般都不会伤害到计划以外的物件, 因为多搞也要额外花钱; 除非是逼不得已或贪图方便, 不然也不会做多余的事情。

 

很多时候, 在原来的工地上, 巳有大树老树的存在。如果设计图纸说要把它们拔掉推掉, 承建商也只能奉命而为, 不能抗命。

 

2. 初步平整土面 (Initial grading)

 

在把不愿意保留的物件(包括植被、旧结构等等) 铲掉清掉后, 下一步要进行的, 就是初步土面平整。

 

按照整个建筑设计的要求, 各部份的土面高度有可能被升高或降低。高速公路或铁路有坡度的限制, 基层土面必须推平压实到某些要求。今天的高楼大厦一般都设有地下停车场, 挖土建造可能会改变地下水位。

 

推开挖出的泥土, 一般就放在附近, 所以又把原来存在的松土也一并压实, 令整个建筑范围内的松土面积不断减少, 不利于日后树木种植的发展。

 

有研究指出, 被重型机器压实过的原土, 其颗粒结构完全改变, 里面的水、气空间会大量消失, 要其自然复原(经菌类、植物根系、掉下有机物作用等等), 可能需时百年以上; 而在建筑过程后添加有机物去把它修改, 也只能有部份帮助, 因为在一年之后当有机物被消耗掉以后, 它又会回到从前被压实的样子, 只保留多一点的空隙而已, 要看看种下的植物根部能否如此适应, 后果可谓严重。

 

此外, 因挖土而改变了地下水位, 可能会影响到某些现存的大树老树的吸水能力, 改变了整片土地的湿润度, 增加了日后浇水的次数, 增加了管理成本。

 

3. 管线铺装 (Utilities installation)

 

现代城市里的管线铺装, 一般都埋在地下, 很少会架上半空, 因为除了有碍整体城市观瞻, 也会为交通、 光管招牌、 街灯路标等等的设施带来不便。

 

管线铺装一般包括水管、 电线、 光纤、 下水道、 煤气管等等, 普遍为了节省工程费, 会集束的装在附近或一起, 共用一条坊道, 直达某个指定地点后, 才出土往上作出扩散。

 

安装地下管线, 一般涉及挖土开坑。如果旁边种有大树老树的话, 则其根部可能会因此而受伤。

 

如果只采用大型机械去开挖的话, 可能树木的地上部(树冠和树干) 会因碰撞而受到破坏。如果为了管线的快速安装, 不管挖坑遇上的树根是大或小, 统统勾掉拔掉的话, 所造成的损害, 可能令树木日后难以健康生长, 甚至导致大树日后在风雨中翻倒,后果严重。

 

4. 最后平整 (Final grading)

 

当所有该埋的管线都安装好以后, 放在旁边的一堆堆挖出来的原土, 又要重新被推回坑道, 以恢复和达到设计蓝图里要求的平整度。

 

在某些工地里, 譬如说是公园或生活小区, 有时候为了景观的需要, 可能要从外面买土进来, 堆高造小山; 在某些设计里, 可能会要求挖土造水池。这些土的再搬来搬去, 都要使用重型机器和车辆, 而这些机器车辆的履带和轮軚, 都会把经过的土地压得死实, 不利日后在这里树木的生长。

 

更甚的是把工地里多余的土, 随便的平摊在现存的树林土面上, 填高推整也罢; 或当工地填土不够用的时候, 干脆挖土直挖到树干旁边, 连根带土都用来填坑, 连外面买土的钱都省掉。这样子做, 会对现存的树木造成极大伤害, 而树木受伤的后果, 可能要几年才陆陆续续的浮现出来。

 

5. 地上部结构和道路铺设(Ground structures & roads)

 

当最后土地高度都调整好以后, 道路和地面设施的建设可以开始了。

 

地面建筑的类型非当多, 一般高大的建筑物结构, 是需要先为地基打桩的, 而打桩又需要搬进大型机械和找地方安放桩条, 统统都会把地上的松土压实, 不利于日后树木的生长。建大房子是需要很多建筑材料的, 统统都要找地方放保储存, 而放过的地方也都就压扁了。

 

建筑过程所产生的废料, 例如木材、塑胶和纸张, 一般都会在工地里就地用火烧掉, 而焙火所产生的高温, 可能会灼伤旁边的树木, 也会把烧过的泥土砖状化。不能烧掉的垃圾, 例如砖头、化学材料、水泥渣等等, 一般就地挖坑埋掉, 而这些废料, 可能会在日后随着雨水或地下水, 渗透和改变附近泥土和水源的pH值,增加有毒金属含量, 不利于树木的生长。

 

道路建设, 一般需要先建好坚固的路基, 使用重型机器到处跑, 是无可避免的事。而铺设路面采用的一般是沥清油或混凝土, 用随便一种都对树木的生长是有弊无利, 有得有失。

 

6. 园林建设 (Landscaping)

 

当所有的建筑项目都到达了尾声的时候、 当房子、道路、所有硬件设施都完成盖好以后, 显现在眼前的, 会是一项项的人为结构、残余剩下的原来植被、和一片片的丢空黄土地。

 

很少的建筑项目会就此结束, 因为社会大众难以接受;所以接下来的, 就是要开始园林建设项目, 一并把剩下来的残局收拾, 包装起一个卖相, 起码在售卖或转交的时候,能像一个样。

 

在园林建设中, 树木是一个重点。细想马路、大学、医院、生活小区、公园等等的绿化带里, 是没有树木的, 谁能接受?在一般的园林工程合同里, 保养期只是一年左右, 然后转交下一手。而树木的衰败到死亡倒塌, 可能会长达三到五年, 或且更长。

 

问题现在出在这里。当园林合同完成后, 死的干脆换新; 慢慢衰落的大树老树, 剪剪枯枝或喷喷药就可以。只要交货那一天没事不倒, 那就可以去拿保固金; 以后的事, 祝君好运就是了!

 

广东人有句俚语: “黑狗偷吃, 白狗当灾” 。来接下一手的管理部门, 在树木的管理上, 可能真的需要很多“好运”, 才能不挨棍子。目前很多城市的环保人仕, 天天骂的就是树木管理。骂的从风吹倒、树洞太小、 土面铺满水泥瓦面、搬移后死掉的… , 但有多少这些, 是接手过来的管理部门自己造成的?公平吗?

 

有见及此, 西方国家城市一般把树木保育和设计种植, 从园林系统里独立分割出来, 由专科处理城市树木的资深“树艺师” 来主持, 对树木的生、老、病、死、来全权负责。

 

再谈, 要谈一下现存树木在建筑工地里面, 是怎样受伤和受到破坏。

 

这里包括:

 

1. 树体地上部的损坏

 

由于这篇文章是纯文字, 没有图片, 不然可以把情况解释得更清楚。

 

建筑工地里面采用的机械是包罗万有, 从运送材料的大卡车、搬吊材料的大门吊、打洞挖坑的挖土机、到推整泥面的推土机都有。

 

众多的建筑机械当中, 以挖土开坑时候团团转的挖土机(台湾叫“怪手”), 对树木地上部的破坏最为严重。这种机械的作业半径大, 而工作距离与树木的高度相近, 如果它旁边有大树小树的存在, 只要给它随便一碰, 树木只能自叹命苦, 逆来顺受了。

 

树木受伤的方法有断枝、枝干撕裂、树皮擦破等等, 随便一种都会产生伤口, 而伤口就是招引病虫害到临的请柬。病虫害进入树体会引起腐朽, 腐朽会引起树体结构有缺陷,有缺陷的树体会断枝倒塌。

 

大面积的树木伤口, 使用喷药是没有长远效果的。反过来看, 如果光喷药施肥就会令树木回复“健康”, 城市里搬来搬去的树木就不会死亡或倒塌, 温室里的栽培技术就可以用到大田里面吧。但放在眼前的事实, 又是如何?

 

研究指出, 树木伤口的修补, 只能靠“创伤板隔化”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Decay in Tree, CODIT) 来进行, 喷药完全没有长期效果, 胡乱施肥也只会烧根, 适得其反, 不用更好。

 

2. 根系受到机械损害

 

根系直接受损, 主要是由挖坑放装管线的时候造成。

 

建筑挖坑一般会采用挖土机。这些机器的勾斗, 在开挖的过程中, 往往会撕裂扯断所遇到树木原来分布在表土里面的根。如果拉断的是吸收根(Absorbing roots) , 树体会失去部份吸水吸肥的能力。但如果拉断的是固定根(Anchoring roots) 的话, 树木便难以站稳, 在风雨中容易倒伏。

 

挖根越是接近树干, 对树体的伤害也就越大, 因为弄伤的根会越粗越多, 而树根的分布可以达到树冠滴水线以外。

 

被勾掉扯断的树根, 由于伤口并非光滑平整, 树体自我修补使用的“创伤板隔化CODIT”, 过程也难于进行。挖后裸露出来的受伤根系, 也容易风干死亡。

 

树木根系受伤, 一般会马上呈现在地上部的部份树冠枯干死亡(Dieback), 但其潜在危机, 乃在受伤根系可能会产生病害腐朽(褐根病?), 几年以后, 毫无警告的令大树倒塌, 造成意外。

 

2. 泥土压实

 

在建筑工地里, 机械的滚动、 车辆的经过、 材料的摆放、人员的走动等等, 统统都有机会把下面原来的种植土压实, 不利于日后树根的生长。

 

理想的树木种植土, 里面的泥土空间(pore space) 比例, 应占整体容量约50 % 左右。这空间里面是充满了气体和水份, 供树根使用。树根呼吸需要的氧气, 和排出来的二氧化碳, 也是通过此泥土空间, 渗透交换到大气层。雨水和浇水, 连同泥土里面的无机盐份, 也是通过此泥土空间抵达树木根部, 让其吸收。松动的空间, 也让根系能够自由发展, 让吸收根和固定根使伸延扩展, 让树木健康生长, 安全固定。

 

如果这泥土空间被压实压扁的话, 麻烦来了。除了以上的正常树根生理活动不能进行以外, 呼吸所排出来的废气, 无法渗出土面, 树根会自我慢性中毒; 浇水进不来, 只能停留在土面, 树根吸不了水和肥; 根系在实土里受压受逼, 难以扩展作出固定。结果是导致根系自然染病(褐根病?) , 和慢慢收缩死亡, 从而树木整体健康受到影响, 最终断枝倒塌。

 

泥土压实, 是树木的无形杀手, 其影响往往在工程完成后数年间之久, 才逐步浮现, 而被压实压扁的泥土, 往往是无药可救, 算是加添覆盖物等等,也只能稍有帮助, 难以完全解决问题, 可谓后果严重。

 

3. 土面改动

 

在建筑过程中, 由于设计的需要, 往往把原来的土面升高或降抵, 以方便安放种种的结构(道路、房子、管线等等), 来达到开发目的。改变土面水平高度, 会对原来在当地的种树, 带来一定影响。

 

如果设计要求是要降低土面​​的话, 就等如要把当地的树木根系挖走。如果挖土的范围越是接近树干的话, 则对树木的影响就越大, 因为可能某部份的固定根都要被挖走, 情况会比挖坑安装管线更为严重, 挖走的根系会更多。挖土后, 因为土量减少, 原土的储水能力也会相对减少。被切面会变成一个快速排水口, 如果不马上修补, 那边的根系也会容易风干死亡。

 

如果要求是填土升高的话, 就等如上段所述的制造“泥土压实”, 把原土的土隙空间压扁, 不能透水透气, 防碍根系伸展, 令树木难以健康生长。

 

改变土面水平, 对工地原来已有的树木是另一种无形伤害。好像“泥土压实” 一样, 恶果一般不会马上出现, 而是经过数年时间, 树木的健康会慢慢走下坡, 枯枝会越来越多, 根部不停发病, 地上部的病虫害不断发展, 而树体最终死亡倒塌。

 

4. 制造单边树

 

“单边树” (Edge tree) 是指当一整片树林被砍伐开发的时候, 刀口余生残留剩下在边边的一条树木带。

 

原始树林里树木的生长, 由于高密度和树冠互相抢光的关系, 树干往往是不产生“干粗收窄” (Taper) 来抗风, 而是靠树冠顶部的紧密连扣, 使经过的风只能在树冠滑过, 不能吹抵树冠下部, 造成枝干扭断。

 

当树林被开发砍伐的时候, 这个完整的树冠风力保护系统, 便完全受到破坏, 从任何一方砍伐树木进去, 这个原来的树冠保护伞将被打开, 招风进来。好像一个圆球被砍开变成一个半球, 强风可以从打开的位置进入, 从下而上的, 对树木造成破坏。

 

“单边树” 由于是首当其冲, 往往第一片被吹断扭曲的就是它们。如果旁边有公路铁道、房子电杆等等设施的话, 很容易会发生意外。

 

另外一点, 就是“单边树” 在原来的树林里面生长, 由于上面树冠层是几乎密不透光, 所以其树干皮层, 一般长得比较单薄, 不耐日照。但当树木被砍伐以后, 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单边树” 的单薄树皮层上面; 一是可以产生高温把其灼伤, 二是制造冷缩热涨把其形成破裂, 而这两个动作都可以制造伤口, 从而招引病虫害发生, 继而在内部制造腐朽, 令树体结构出现种种弱点, 从而断枝倒塌。

 

当知道建筑工程是如何进行, 和现存树木是怎样受到破坏之后, 下一步就是该当如何去保护这些树木。

 

对大部份的发展项目来说, 要在整个工地里保留每一棵现存树木, 可能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比方说, 要建一条高速铁路, 不可能为了保留一棵大树而急转弯; 建医院也不能为留住几棵树而少建一只角; 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时候, 如果只为了保存某些树木的存在, 而令建筑成本猛烈上涨, 或是建成后达不到目的, 那倒不如不建也罢, 无须劳师动众, 然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来说, 建设规划(Planning)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而规划阶段理应察觉到工地里面, 有否需要重点保留的树木存在; 有的话就需要交送“城市公众树木保育委员会” (Public Tree Board ) 里讨论和取得支持, 才好进行最后规划。如果是缺少了这一步, 漠视一切而先斩后奏的话, 可能会触怒当地民众, 令抗议之声此起彼落, 引起政治事件, 使建筑过程停滞不前, 耽误进度而增加成本, 结果会令所有人都变成输家。

 

在西方国家的建筑规划里, 如果工地是有树木存在的话, 第一个进场的一般是测量师, 来厘定工地面积、地形、现有结构设施等; 而第二个进场的会是树艺师, 来记录现有树木的位置、大小、健康情况、结构安全和价值。

 

在取得所有树木资料后, 树艺师需要参照建筑计划, 看看有多少树木将会防碍未来建设工事的进行, 对其作出原地保留、搬迁、修剪或移除的建议, 以报告形式写出, 交往有关方面作出审批。

 

在原地保留方面, 树艺师理应保存健康良好、结构安全、寿命还会长久(Life expectancy) 的树木。因为保留一棵健康不良、结构危险和准备死亡的老树, 这树可能因为建筑过程而变为更加衰败。而到建筑完成以后, 老树可能已经奄奄一息, 准备倒塌, 不锯掉都不行。对移除树木工程来说, 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来做, 会比所有结构设施都完成以后才做, 绝对是便宜和方便的多, 因为不怕损坏设施。

 

在选择如何保留现存树木之时, 树艺师理应作出全盘考虑, 要为树木的保留价值、 护养成本、和日后在建筑完成后的生长适应能力, 作出公平公正的技术评估。如果碰到的是古树名木, 更要考虑当地民众的思想感情,人文历史, 要凭自已拥有的国际经验、技术知识和指引标准、来作出判断建议, 再把报告送交“城市公众树木评议会” 里, 作出最后决定。

 

当在碰到不能保留但可以搬迁的树木的时候, 树艺师也要考虑这树是否以迁移。

 

树木的迁移方法, 有某些的国际标准可循, 最常用的是ANSI A300和BS 3998, 一般都要求土球的直径, 要达到树木胸径的10倍左右。所以在考虑移植大树老树之前, 必须同时考虑到机械、道路、和搬迁成本的配合。另外一个重点考虑, 就是新种植点对日后移植树木的生长适应, 这里会涉及光、温、湿、水、肥、殖料、病虫害和风力的评估, 不能随便。

 

如果在小心衡量过所有因素以后, 发觉移树并非是最可行的方案的话, 树艺师则必须考虑其他选择, 例如少量改变建筑设计去保留此树、 对大树作出适量修剪、或是把它干脆砍掉。

 

不能移树而硬着头皮去移, 到头来会招惹麻烦多多, 例如搬树土球太少而大树不活、过量修剪导致严重病虫害发生、被移的大树不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等等, 结果还是大自然来决定成败, 而不是人。

 

当工地里的现存树木, 经树艺师小心评估过以后, 发觉其不能原地保留, 不能被移往其他地点继续生长, 又不能改变建筑设计去保存的话, 剩下的唯一选择, 就只有是把它移除, 虽然这是每一位树艺师都不愿意见到其发生的事情。

 

移除树木的工作, 应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完成, 因为现场的工序限制较少, 和成本相对较低。砍树的时候, 必须留意其过程是不会伤害到原地保留的树木, 也理应在建筑工事完成后, 在开发地点剩下的泥土空间里, 补种合理数量和相同品种的树木, 以作原有树林的延续。

 

砍下来的木材, 如果现场有使用“木材粉碎机” (Wood chipper) 的话, 可以在现场即时把它碎成木屑。这些木屑可以留作日后作为减低“泥土压实” (Soil compaction) 的垫材, 或直接铺在现存树木带上作为覆盖物(Mulch), 不须运走扔掉。这种做法, 一则省钱, 二则环保, 三则施肥, 何乐而不为 ?

 

当建筑工地里的树木去留问题, 在经过冗长的讨论、 修改和审批后, 最后订下来的方案, 便需要如实进行。对树木来言, 当砍的会砍、 该搬的会搬, 而需要保留的, 就要好好保留, 不应再有偏差。所有处理和执行方法, 都理应由树艺师详尽的把它写到投标书上面, 并处以严厉罚则, 严格执行。

 

由于本文主要是关注建筑工地里的树木保育, 所以重点只放在如何妥当保存要保留的原有树木; 其他的, 另文再谈吧。

 

要妥善保护建筑工地里的原有树木, 国际上会有以下做法:

 

1. 设立“树木保护区” (Tree Protection Zone, , TPZ)

 

主要采用一道坚固围栏, 把原有的树木种植区与建筑工程区, 完全分隔起来, 让原有树木能够完全不受建筑过程的影响, 继续在原地原土里休养生息。

 

TPZ 一围起来以后, 便有领空和领土权, 除了有了树艺师的书面签准外, 所有建筑工事, 包括人员行动, 都不能进入TPZ 的里面, 而相关人员会每天对其作出巡查,并登录在案。

 

TPZ 的直径, 国际上一般喜欢采用树木的总胸径x 12倍。例如TPZ 里面有3 棵1 米粗胸径的大树存在, 那TPZ 的直径是1米x 12 = 12米。其他的以此类推, 有偏差的要有树艺师的批准。

 

TPZ 主要用来保护原有树木的树冠和根部, 不会受到建筑过程的伤害, 把最重要的树冠部纷和主要根系保存下来, 也对珍贵的建筑用地面积作出一个平衡考虑, 令双方都可以各得其利, 创造双赢。

 

2. 小心规划工程用路和用地

 

尽量限制建筑工地的车辆内用路只有一条, 进出口只有一个, 来避免车辆机器在建筑工地里到处乱跑乱闯, 把不应该压实的泥土也一并压死压扁。

 

另外, 也尽量规范好非结构性工程用地的使用地点和面积范围。这里包括木材垃圾焚烧区、 工程用料安放区、 剩余水泥渣和化学废料堆放区、 建筑机器停放维修区等等。这些地区的使用, 不是把原来泥土压实压扁, 就是把它永久污染, 以后难以再用来直接种树。

 

如果设计容许的话, 会被机器车辆压实、或被火烧水泥渣等污染掉的地点, 可以成为日后的永久道路或硬件结构。这样子是相辅相成, 可为日后结构的地基工程省点钱, 也令工地里剩下来可以种大树的泥土面积会更多,一举两得。

 

3. 减免临时用地的泥土压实

 

在规划好工地内路使用和工事用地以后, 由于建筑工程可能在施工期间发生千变万化, 从而需要使用或临时进入规划以外用地(不包括TPZ。 TPZ ​​一经认定, 直至施工完结为止, 除非有树艺师的批准, 否则不准进入!), 把那里的泥土压实。在此时候, 临时用地需要作出临时保护。

 

国际上的惯用手法, 是在临时用地上先铺上一层约30 cm 厚的粗糙木屑层(木屑直径约5 cm, 约1 cm 厚), 然后再在木屑层上加铺厚木板或塑料板作垫层, 平均分布上方压力。

 

有一点要提出的, 虽然木屑层加上垫板层, 可以分布上方重量压力, 却不能完全防止由其所造成的下面泥土压实, 只能作出减轻被压实的程度而已。要完全防止泥土压实, 不在其上方经过或停留, 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当建筑工程完成以后, 垫板层必须拿走, 木屑层的厚度也必须减低到10 cm 厚以下, 这是为了防止树木根腐病(褐根病?) 的发生, 也可减免了雨水和空气不能渗透到表面根系的可能性, 让泥土能排水良好和透水透气, 令树木根系能健康发展。

 

4. 减低由于改变土面高度所带来的影响

 

在建筑过程中, 很多时候需要升高或降低土面的高度, 来配合设计要求。

 

土面高度的改动, 会影响地下水的供应, 令长在砂质土有深根性的树木, 可能因此而失去水源供应。土面的加厚升高, 会把吸收根压扁窒息致死, 令大树地上部的水份供应失去平衡, 令树冠缺水而慢慢衰败, 继而招引病虫害入侵,​​ 而不停打药只能令树体中毒更深, 直接倒塌断枝为止。

 

国际上的妥协做法, 就是在TPZ 的范围, 建砌人工树岛(Tree island), 一直至树冠滴水线的下垂边线, 把树木和改土部部分隔起来, 将对根系的影响减到最低。

 

树岛的形状, 要看根系的分布而行, 最后可能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这由驻场树艺师来堪察决定。树岛底部必须排水良好, 泡水的话会招引根腐病(褐根病?) 的发生, 结果徒劳无功。

 

5. 良好沟通

 

树艺师是照顾建筑工地里面树木的唯一专家, 其地位必须受到尊重, 必须列席于所有影响到工地树木的会议, 及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而不是成为“橡皮图章”。

 

树艺师必须定时检查建筑工地里面的所有树木, 作出记录, 和反映任何异常情况, 向上申报, 采取行动并作出改善。

 

树艺师理应在建筑工程展开之前, 举办“工地树木保护讲介会”, 让所有工程代表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和方法, 解答所有疑难, 采取“防犯于未然”。

 

建筑工地里受到损害的树木, 其衰败过程可长达几年, 症状慢慢会逐步浮现。在全部建筑工程完成以后, 树艺师应被续聘多几年, 对保留下来的树木作出定期检查和报告, 确保树木不会变成日后的公众负担, 或“都市计时炸弹” 。

 

尽管树木在建筑工地上已经作出了千般保护, 由于各项工序的竞争进行,对现有树木作出不为意的损坏, 还是时有发生。

 

当一有发现现存树木受到破坏的话, 应该进行以下的处理方法:

 

1. 马上进行树木风险评估

 

当收到工地树木受到损坏的报告以后, 树艺师应该马上到场, 重新评估此树木对驻场人员和所有工序的安全性, 断定有否即时危险, 这包括枝条断落和根基不稳而导致倒塌的风险, 并马上建议处理方法, 包括修剪、支撑或移除。

 

如果所导致的是潜在危险, 例如部份根系受到破坏、 短暂水淹、 火烧等等, 树艺师理应把这些树木列入重点观察名单里, 加密其巡查密度和检视项目, 一有发现其有异常情况的话, 需要马上施行补救方案。

 

2. 处理树木地上部的创伤

 

严重的地上部创伤, 例如主干折断、断裂等等, 是没有补救方法, 唯一出路只能把它移除, 别无他法。

 

其他较为轻微的创伤, 例如分干折枝、 树叶扫落、 树皮擦破等等, 全部都会招惹病虫害发生, 逐步形成溃烂; 而不停喷药可能只会引起药理中毒, 弄巧成拙。折断的枝条, 也不能用支撑或捆绑的方法接上, 因为完全没有效果, 反而会增病虫害在伤口发生的机会, 因为那里湿度较高。

 

正确修剪往往是处理树木地上部轻度创伤的唯一手法。剪的时候, 要把受破坏的部份, 例如折枝断裂, 完全去掉, 一直剪到刚有休眠芽存在的活组织为止, 让其发动水芽, 继续生长。

 

3. 处理树皮擦破

 

树皮擦破, 通常会招引病虫害来产生腐烂或树洞, 引致树体结构出现弱点, 继而发生枝条断落或树体倒塌。

 

坊间常用的喷药保护方法, 既不能永久防止腐朽的产生, 而且多用了可能引起树体药理中毒, 或污染环境, 结果得不偿失。树木伤口涂搽保护层, 会令涂层下面水份更充足, 令腐朽发展得更快。

 

国际上的通用处理手法, 是把破开的树皮小心沿着伤口范围环状切掉(Bark tracing), 让伤口由“创伤板隔化” (CODIT) 来自我修补, 别无他法。

 

对老树病树或大面积的树皮伤口来说, “创伤板隔化” 不一定能够项顺利进行, 病虫害的发展可能会先走一步。在这时候, 树艺师要决定是否还要保留此树, 定是进行移除; 这往往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

 

4. 正常供水

 

没有水, 任何树都不能活。无论树木有否受到建筑工程损坏, 对其根部正常供水, 是非常必要。

 

树木唯一能够大量吸水, 用来生长和​​发展的器官, 是根部而不是树叶或枝干。经常使用洒水器只喷洒树冠和枝干, 可能会导致根系吸水不足, 更可能会招引各类的霉菌病的发生, 弄巧成拙。

 

树木一般喜爱的浇水方法, 就是在其根系范围内, 泡浸满水后让水慢慢渗下吸收, 做法有点模仿刚下了大阵雨的情况。在泥土排水方面, 以大概每一小时能渗下30 cm 水的土的排水量是最为理想, 但当然被压扁或被改变过高度的土面, 可能不会达到如此要求。在这时候, 可能需要考虑下述的排水改良方法。

 

5. 保存覆盖物层

 

覆盖物的好处很多, 例如泥土恒温、保水保湿、降解供肥、减低泥面压实等等。不论树木有否受到破坏, 保存一层5 – 10 cm 厚的覆盖物层在泥土上面, 从离树干的5 cm 距离, 一直伸展到树冠滴水线的范围, 都是有益无公害的良好做法。

 

覆盖物不铺贴树干的原因, 是由于覆盖物能保水保湿, 令长期受湿的树干会容易发生病虫害, 从而产生根腐病(褐根病?)。

 

铺设覆盖物层的厚度, 一般以不要超过10 cm 厚为好, 又以采用粗糙厚切的1 – 2 cm 直径、 约0.5 cm 厚左右的木屑为好, 太厚会防碍根系进行呼吸。放在土面不直接碰接根系的覆盖物, 一般不需要预先进行发酵, 采用新鲜木屑就可以。但混到土里面去, 与根系产生接触的覆盖物, 最好先进行腐熟发酵, 不然可能会影响泥土里面的“炭氮比” (CN ratio) 。

 

6. 对应泥土压实

 

在建筑工地里, 由于车辆和机器的使用, 泥土压实是经常发生。算是在泥面临时铺上木屑层和夹板层, 也不能完全防止下面的泥土不会被压实压扁。完全避免人和机器经过土面, 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

 

在土面被压实后, 国际上一般会采取两种的补救方法:

 

A. 土面垂直打洞 (Vertical mulching)

 

这方法是利用压缩空气枪(air gun) 或机械钻孔的方法, 从树干发根区开始, 平均的按照设计要求, 在土面既定的闲距, 打出一个约5 cm 直径、约10 cm 深的气孔, 然后再放进腐熟有机物、根菌胞子或其他材料, 去帮助泥土透水透气, 和根系发展。

 

请注意, 所打气孔的数量和大小, 与泥土的被压程度有关, 一般由驻场树艺师凭经验和现场观察, 小心推断出来。

 

B. 土面辐射状开坑 (Radial trenching)

 

这种做法, 是采用空气枪或高压水枪, 从树干底部开始, 打出一条条的约10 cm 宽和深的泥沟, 然后用已腐熟好的有机物或其他材料填满, 作为帮助泥土透水透气,和根系发展。

 

泥沟的数量和尺寸, 要由驻场树艺师凭经验和现场观察来认定, 不能随便猜测。

 

以上两种方法, 均会破坏表土的部份根系, 决定采用与否, 要由驻场树艺师来作出最后判断。

 

7. 施肥事宜

 

对工地里受伤的树木来说, 不施肥要比乱施肥, 是安全的多。如果是根系受到损坏的树木, 再施肥可能会把根系烧坏, 令“创伤板隔化” (CODIT) 无法进行正常修补。无论是有机肥料也好、无机肥料也好, 最终都会变成无机元素, 令泥土液的浓度升高, 导致产生“反渗透作用” (Reverse osmosis) 来把新根烧掉。

 

如果经过叶片测试和泥土含肥量测试之后, 发觉真的需要提供某些元素才能维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这时候的施肥也要尽量薄而轻, 又以使用全腐熟的有机肥, 或缓解的无机肥为好, 而且供水必须充足。

 

树木本来就需肥不多, 光看山上的树木生长就可知道, 不能与温室里面的草本植物相比。树木的过量施肥会招引根系病的发生(褐根病?), 投放氮素过多会吸引病虫害大量光临, 结果是得不偿失。

 

8. 持续监察

 

建筑工地里面的树木, 无论是直接受到机械伤害与否, 在某个程度上, 都不多不少会受到建筑工序的损害, 例如废气污染、地下水位改变、泥土原来排水能力改变等等。这些影响可能需要数年之长才慢慢浮现出来, 而病虫害的陆续发生或树体健康渐走下坡, 均是其表现之一。

 

在建筑过程完工以后, 树艺师应被续聘多三到五年, 来持续监察完工后的树木健康和结构安全, 直至树木生长状态完全稳定下来为止。

 

在这期间, 树艺师应该定期的为所有的树木作出检查和记绿, 特别要对健康和结构安全产生了变化的树木作出及时汇报, 以便采取合理行动。

 

树艺师是整个建筑工地里保育树木的灵魂, 其位置不能被其他行业所取代。

 

树艺师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 需要担负以下角色:

 

1. 确保TPZ 的操作正常, 区内树木不受破坏。

2. 协助工程人员为了树木保育需要作出的工序改变, 提供可行建议和补救方案。

3. 对受伤树木作出监察, 提供指导建议, 包括修剪、移除等等。

4. 与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保持良好沟通, 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5. 持续监察完工后的树木, 令其变成增值资产, 而不是大众负担。

 

----- 完 -----

Back to Top
Enter your Infotext or Widget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