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852-2671-8918 Email: egc@netvigator.com 建議採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

引種的藝術.

引種的藝術

 

Sammy Au 歐永森

CAA中華樹藝師公會 會長

ASCA 美洲顧問樹藝師學會 顧問樹藝師號 RCA#497

IACA 澳洲顧問樹藝師學會 顧問樹藝師號 ACM 0412011

ISA 深樹藝師/注冊攀樹師號 HK-0174BT

ISA 認証 “樹木風險評估員”

ISA HK/China 執業樹藝師號 IPA-010908

SCMN 專業調解及談判學會 注冊調解員號 CM-0044

 

 

作者自1995年開始,在廣東省廣州市建立了佔地200畝的引種試產基地,從事引進國內沒有或是稀有的花木品種,計有棕櫚科、蘇鐵科、綠化喬木灌木、洋蘭類、草花類、鮮切花類、陰生植物類、仙人掌和多肉植物類等等。算至2003年中,累積已被引種試產的品種已超過1800種,90%以上是從種子引進,其他的有小苗、插條或成品引進。

 

總結過去多年時間的引種經驗以后,眾多的所引品種到今天還在批量生產的佔不到全部引進品種總數的3%,個中原因可分為商業考慮和技術設施。本文現隻集中討論作者在引種過程當中所涉及的技術設施問題,不對市場策略方面作出考慮。

 

作者過去所引進的品種大部份是採取‘異地引種’的手法,也即是並非從中國境內取種,而種苗來自世界各地,當中很多品種來自熱帶雨林,例如棕櫚科;但也有許多來自乾旱沙漠,例如仙人掌科。其中有可耐寒至零下22C的耐寒品種,例如 BUTIA CAPITATA,也有可長時間可耐40C高溫的PHOENIX DACTYLIFERA。有長期喜歡泡在水裡的RAVENEA RIVULARIS,也有下一個晚上大雨就會產生根腐病的YUCCA ROSTRATA。有天天喜歡強烈暴晒的CARNEGIEA GIGANTEA,也有晒上一天就產生日灼症的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它們其中有的1克重量的種子就超過80,000粒,例如ACHIMENES HYBRIDA,也有1粒種子可達20KG重量,例如LODOICEA MALDIVICA。在引進的種苗當中,有的是從國外苗場購進,也有部份是作者自己到國外苗場或郊野採摘。

 

對於大部份所引品種來說,作者經常缺乏文獻去追查該品種是如何催芽、育苗和栽培。除了某些商業化品種以外,大部份的引種技術都要靠作者自己研究試探,自我尋找方向。在這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作者厘定了一套‘引種八點’作為指南,這八點是光、溫、濕、水、肥、植料、病虫害、和風力。作者發覺如果這八點都能夠全部符合,則所引品種便能正常茁壯長大;但隻要其中任何一點達不到,則那次引種注定失敗。

 

現將此八點作較為詳盡討論如下:

 

(1)  光

 

這裡涉及的主要是光強、光質和光照時間。每一種植物都有它本身喜歡的光強,而同一種植物在其催芽、育苗和成品種養的階段都需要不同的光強來配合。以龍舌蘭科為例,很多人都認為它們必須強光照才能發育正常,但實踐証明它的催芽和育苗都喜歡在50%遮陽的情況下才能生育正常,如在缺乏遮陽條件下會出現發芽率偏低和小苗生長不良,而隻是在小苗一般達到30cm高以后才可以接受全日照。

 

光質是指日光的不同頻率波段。一般來說,短波段的紫外光對很多植物的生長有制造短莖和枝葉緊密的效果,而長波段的紅外光則會產生徒長效果。懂得利用不同遮光度或反光性的材料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長速度或造型,也可以間接性的導致防虫目的。很多昆虫的導航系統是依靠紫外光,增強或減弱光線便可令它們盲航。

 

光照時間會對很多所引品種的花芽制造有決定性的影響。舉例說,短日照才開花的聖旦紅在長日照的情況下會繼續其營養生長,而不會進入生殖生長,從而不會變色開花。相反地雁來紅則隻會在日照超過10小時的情況下才會制造花芽,不然的話怎麼給水催肥打激素都無補於事。

 

明白了光線對所引品種的影響之后,便可評估自我設施能否配合,然后才決定引進。

 

(2)  溫

 

每種植物在其催芽、育苗和成品栽培的階段都有一個特定的適溫范圍,超出了這個范圍會導致各種生理病或死亡。從熱帶雨林所引種的產品,一般它們的最高至最低的適溫范圍隻有8C,因為這是熱帶雨林的每日的平均溫差。如果把此等品種放在廣州地區一個沒有加溫設備的鋼架薄膜大棚裡自然越冬,換來的是嚴重生長不良或死亡。

 

有些人認為持續高溫就必然帶來快速生長,其實這是一種錯覺,而必須看所引品種來定。舉例說,許多商用草花都來自溫帶地區,它們的開花適溫普遍在15C - 25C之間,在華南地區如果生產設施沒有控溫設備的話,在夏天便完全不能控制開花期,或是花量七零八落,不能達到生產目的。

 

從催芽角度來看,某些種子或種球是需要一段低溫休眠期才會發芽,例如百合和朴樹,它們都必須放在5C陰暗的環境裡兩個月左右才能打破休眠期,否則發芽率很低。如果引種前不先搞清楚這點,千辛萬苦才得到的種子,最終也是徒勞無功。

 

(3)  濕

 

每種植物都有它本身喜歡生長的濕度范圍,如果長時間超越這個范圍,它會生長不良或死亡。舉例說,葉片寬大而稀薄的陰生植物例如竹芋類就非常害怕低濕度,往往在相對濕度50%左右就會出現葉片卷曲的自我保護情況,如果不即時加濕,到25%相對濕度時,便會出現葉緣枯黃,不到幾天它的地上部會慢慢枯萎。當在加濕的時候也要同時小心真菌的發生,否則隻會導致顧此失彼。

 

如果所引種的植物是來自沙漠地區的話,情況就剛好相反。作者的經驗是在沒有全天控的生產設施裡,降低濕度比提高濕度往往是更加困難,而在大田生產的話,隻得聽天由命。廣州地區的春夏交替間,相對濕度可達99.5%,而一個晚上可下900mm的豪雨,相等於美洲沙漠的幾年雨量,這就是為何某些仙人掌產品例如金琥在華南地區是引了又引,沒有辦法生產出來。

 

(4)  水

 

這裡指的主要是水質和給水量,而水質裡面又涉及pH、EC值、含菌量、含礦量和有機物成份。

 

水質對某些熱帶雨林品種的生產非常重要,例如洋蘭類和鳳梨類。這兩種產品隻能供給象天然雨水般水質的水,才可避免發生種種生理病和菌害。對大部份陰生植物的生產來說,水質要求是pH接近6.5,EC值在0.5以下,含菌量低於1%,含礦量在0.1%以下,有機物含量在1%以下便可算是好水質。如此水質在廣州地區的河涌很難找到,一般較為有規模的生產商都會自行挖井抽取地下水,因為地下水的水質較為穩定。作者對自我生產的用水每三個月都會送到檢測部門去檢查水質,以確保生產用水達標和能夠即時作出調整。

 

給水量對某些草花的生產至為重要,以洋鳳仙為例,其植物體內98%左右都是水,如果生產過程中三天缺水,差不多可以肯定會造成大量植株死亡,而這種情況在廣州地區會因為仃電或水井缺水而出現。相對來說,如果把多肉植物的成品生產安排在大田裡面,例如仙人球類,則一周間的雨水已足夠催毀整個生產,導致血本無歸。

 

(5)  肥

 

適當施肥是保障快速生長和抗病保質的關鍵所在。在引種以前,引種者必須先弄清楚所引品種的施肥要求。肥料主分有機和無機兩大類,而兩種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一般來說,催芽的階段應該不施肥,小苗階段以施無機肥為佳,而成品生產則以施有機肥為好。

 

無機肥的優點在於肥力猛,使用簡便,但缺點在於肥效短,重覆使用會造成地下水源污染。雖然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號稱緩解肥,又聲稱肥效在三個月以上,但作者的經驗並不苟同,因為施了三個月以后,很多植株根本看不出有明顯的生長效益,有可能是實驗室的環境跟大田生產是有所不同吧。

 

有機肥料是近年在歐美地區大力推薦的施肥方法,目前也有袋裝的商品肥出售。作者則喜歡利用植物廢料和動物糞便自制有機肥,因為可以自我控制品質。一般來說,熱帶雨林的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是不喜歡施有機肥,因為有機肥會招致大量的泥土微生物活動。很多棕櫚科、蘇鐵科和綠化工程花木都可以直接施用未經腐熟的新鮮有機肥而不會出現燒根現象,隻要在用量上面小心和配合生長季節進行就可以,並不如很多書本所寫有機肥非腐熟者不可用那麼絕對。

 

(6)  植料

 

這裡指的是種植栽培用的介質,大概可以分為帶土和無土兩大類。國際上採用無土栽培的生產商主要是為了通過進口檢疫這一關,因為無土栽培的成本效益遠遠低於帶土栽培。無土栽培的另一個缺點在於介質裡微生物活動的減少,例如缺乏蚯蚓、線虫和共生菌等微生物去增氧或制造養分,同時又會缺乏微量元素和令到植物根部缺乏物理緞煉,從而在生產上需要採取補救手段。在植物世界裡,可能唯一在大自然環境下適應無土栽培的植物是附生性植物,例如空氣草類、洋蘭類、鳳梨類等等,如果引進的品種屬於這一類的話,無土栽培是無可避免。

 

帶土栽培是目前華南地區花木生產的主流,許多從國外引種的無土栽培植物在抵步后都會重新被改為帶土栽培。目前帶土栽培的手法五花八門,有用純泥土的,有用泥土滲進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石棉、沙石、陶粒、木屑、有機肥料等等的,很難說那一個配方是特別好,必須對症下藥。

 

合適的植料對引種生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關,因為植物攝取水份營養都是依靠植料,選用錯誤的植料配方去進行栽培是注定引種失敗的主因之一,然而正確的配方必須依靠經驗和不斷嘗試去找出,別無他法。

 

(7)  病虫害

 

如果不能控制所引品種日后所產生的病虫害,則一番辛勞的成果隻會白白送給病虫去瓜分。在引種以前,必須先考慮到所引品種在現有生產條件下的抗病抗虫能力,也要考慮到日后如果真的發生病虫害之時,自我條件下有否藥物和其他手段去治病治虫。

 

某些植物在其原生地點可能有很高的抗病抗虫能力,但是引到中國以后,由於氣候、泥土、光溫濕度的改變,其抗病抗虫能力也可能有所改變,所以必須預先研究調查清楚才可引進。在決定所引品種可能會發生什麼類型的病虫害時,必須同時考慮環境因素和水肥問題,必須全盤考慮真菌、細菌、線虫和害虫同時的綜合性影響,因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病和虫是經常相互影響,絕少單一行動。此外植株由於缺素症所引起的生理病狀,很多時候被錯誤判斷為菌害,以一般生產者都缺乏實驗室設備或學術水平去詳細分析病源時,隻得靠自己的經驗或國外文獻去嘗試找出原因和對付方法。

 

對於已知的某個品種容易發生的病虫害,例如海棗類的紅棕象甲虫,引種者是最好不要引進如此品種,但這個也要考慮栽種地點。紅棕象甲虫在粵西和海南島發展很快,但在廣州北部和福建沿海卻很少聽到,這個有可能與虫體越冬的能力有關,如果虫體不能越冬,那麼它的繁殖能力肯定有限,也等如說在粵西和海南就不應引進海棗生產,而在廣州北部和福建沿海就可以作出嘗試。

 

(8)  風力

 

風力對在大田生產的所引品種會有一定的影響力,某些怕風的品種,例如棕櫚科裡的陰生品種,如果整天放在大田裡的陰網下吹風的話,肯定造成葉緣枯黃和長勢緩慢,從而喪失商品價值。如果生產基地是在海邊的話,海風裡面的鹽份會對許多植物造成傷害,特別是所引的品種的原產地是熱帶雨林。

 

普遍來說,草花、鮮切花、洋蘭、陰生植物、仙人掌和多肉植物的生產風力不應超過4級,否則會導致各種彎曲變形、植株矮化的生理變異。與此同時,此等產品又不能在零風力的條件下正常生長,不然會導致病害發生。此等品種的最佳的生產場地是在一個能夠控制風力的密封溫室裡,如果自己沒有這種條件就最好考慮避免引進。

 

廣東沿海地區每年夏天都受到台風吹襲,風力可以達到12級,而且夾雜著豪雨,到了冬天又括起東北季候乾冷風,濕度可低至20%。由此可見,引種到廣東沿海大田生產的品種必須能夠敖過這兩個極端,而並不是許多被引品種的原產地是具備象廣東沿海這種特殊氣候條件的,所以在引種前應該小心考慮。

 

*          *          *          *          *          *         

 

 

結論

 

引種是一種藝術。  要成功引種一個品種,引種者需要冷靜的科學頭腦、耐性、時間和不怕屢次失敗的好奇心。目前香港的綠化項目很多都要求採用國外品種,例如迪士尼樂園內外就設計下大量的澳洲和美洲品種,當中有不少從未踏足香港,這可說是引種的另一種表現。

 

本文希望對有興趣從事異地引種的人仕有所幫助。

 

(完)

Back to Top
Enter your Infotext or Widgets here...